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世界儿童文学网”,网址永远不丢失!

世界儿童文学网欢迎您!| 写作技巧| 作文欣赏| 高考作文

第4卷·聪明人的宝石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整章阅读       

    笑吧,跟犬吠声一起发笑! 

    但是盲女子的心中有另外一个更响的歌声: 

    依靠你自己,依靠上帝, 

    上帝的意志总会实现,阿门! 

    在所有的男人和女人、老年人和少年人的心中,只要她一到来,真、美、善的光辉就闪耀起来了。她走到哪里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也好,在 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也好,在机声隆隆、拥挤不堪的工厂里也好哪里就似乎有太陽光射进来,有音乐奏起来,有花香喷来,枯叶子也似乎得到了新鲜的露水。 

    但是恶魔却不喜欢这种情况。它的狡猾超过了不只万人;它总有办法达到它的目的。它走到沼泽地上去,它收集一大堆死水的泡沫,它在这些泡 沫上注入七倍以上的谎言的回音,使这些谎言更有力量。于是它尽量收集许多用钱买来的颂词和骗人的墓志铭,把这些东西捣碎,再放进嫉妒哭出来的眼泪中煮 开,然后再加上一位小姐的干枯的脸上的胭脂。它把这些东西塑成一个姑娘。她在体态和动作上跟那个虔诚的盲女子是一模一样人们把她叫做温柔的、真诚的 安琪儿"。魔鬼的巧计就这样成功了。世人都不知道,她们之中究竟哪一个是真的。的确,世人怎么能够知道呢? 

    依靠你自己,依靠上帝, 

    上帝的意志总会实现,阿门! 

    盲女满怀信心地唱着这支歌。她把她从太陽树上摘下的那4片叶子交给风雨.作为地带给她哥哥们的信和问候。她相信,这些信定能够到达他们的手里,同时那颗宝石也一定找得到,这颗宝石的光辉将会超过世上一切的光辉;它将从人的额上一直射到她的父亲的宫殿里去。 

    射到父亲的屋子里去,她重复着说。是的,宝石在这个世界上是存在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而我带回家去的将不只是这个保证。我感到 它在我紧握的手里发光,膨胀!一毫一厘的真理,不管它是怎样微小,只要锐利的风能把它托起,向我吹来,我就要把它捡起,珍藏起来。我要让一切美丽东西的香 气渗进它里面去而世界上美的东西,即使对于一个盲女子说来,也是多得不可胜数。我还要把善良的心的搏动声也加进去。我现在得到的不过是一颗尘埃,然而 它却是我们正在寻找的那块宝石的尘埃。我有很多这样的尘埃我满把都是这样的尘埃。 

    于是她把手伸向她的父亲。她立刻就回到家里来了。她是骑在思想的翅膀上回到家里来的。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连结着她的家的那根看不见的线。 

    恶魔的威力以暴风雨的迅猛向太陽树袭来,像狂风似地闯进敞开着的大门,一直闯进藏着《真理之书》的秘室。 

    暴风会把它吹走!父亲惊叫着,同时紧握着她伸着的手。 

    决不可能!她满怀信心地说。吹不走的!我在我的灵魂中已经感觉到了那种温暖的光线! 

    这时父亲看到了一道强烈的光。这光是从她手中那些尘埃上射出来的。它射到《真理之书》的那些空白页上那上面应该写着这样的话:永恒的生命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在这耀眼的光中,书页上只看到两个字:信心。 

    那4个哥哥又回到家里来了。当那4片绿叶子落到他们胸口上的时候,他们就渴望回家。这种心情把他们引回家来。他们现在回来了;候鸟、雄鹿、羚羊和树林中的一切动物也跟着他们一起来了,因为它们也想分享他们的欢乐。只要可能的话,它们为什么不来分享呢? 

    我们常常看到,当一丝太陽光从门上的隙缝里射进一间充满灰尘的房间里的时候,就有一根旋转的灰尘的光柱。这不能算是一股平凡、微小的灰 尘,因为跟它的美比起来,甚至天空的彩虹都显得缺少生气。同样,从这书页上,从信心这光辉的字上,每一颗真理的微粒,带着真的光彩和善的音调,射出比 黑夜里照着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穿过沙漠走向迦南的火炬还要强烈的光来。无限的希望之桥就是从信心这两个字开始的而这是一座把我们引向无限博爱的桥。 

    (1859) 

    这篇故事首先发表在1859年哥本哈根出版的《丹麦大众的历书》上,这是一篇寓言意味很浓的作品,企图探讨人所共知的真、善、 美这三个美学伦理学概念的实质。四个聪明的兄弟花了很大的气力去追求这种实质,但越追越糊涂,最后无结果而终,倒是那个双目失明的小妹妹领悟到了 真、善、美的真谛,那就是信心:依靠你自己,依靠上帝,上帝的意志总会实现,阿门!当然这个概念也是很抽象的,但安徒生既然提出了这 样一个问题,他只能作这样的解答最后还是回到上帝身上。这是安徒生所有童话作品中唯一企图以哲学的概念来阐述一个他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的问题。关 于这篇作品他在手记中写道:多年来我企图使所谓童话圈子的全部辐射线,发挥作用。因此当有一个新的思想或感觉在我心中出现,而我就照习惯开始动笔的 时候,我忽然想改变一种方式,采取一种新的写法。为此,在《聪明人的宝石》中我就采用了一种东方形式,盖上了寓言的强烈印记。我曾为此受到指责,说我的童 话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整章阅读